午饭后,下雨没能“饭后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”。一个同事跟我在办公室闹嗑,嗑着嗑着,谈到处事的态度,竟然认为我是个含蓄而又固执的人,哈哈,我有这么矛盾吗?这么含蓄的“固执”,整得我顿时老头起来。只有含蓄地向他点了下头。
说起含蓄,有两首古诗词表达得到位。一首杜甫的《江南逢李龟年》,一首便是蒋捷的《虞美人 ●听雨》。
李龟年,原是宫庭首屈一指的乐师,活跃于唐玄宗年代,杜甫一开章就写:歧王宅里寻常见,崔九堂前几度闻。
岐王李范,唐玄宗李隆基之弟,原名李隆范。因李世民玄武门之变,令唐朝的兄弟之间或多或少存着疤痕。李隆基是想改变兄弟之间的猜疑,固对兄弟李范很友好,当然,他的登基也得到李范的支持,所以,歧王相当于李隆基的亲信,崔九是崔护之弟。李龟年经常出现在歧王宅或崔九堂,也间接说出了,寻常百姓是见不到李龟年了。
安史之乱使唐朝人口大量丧失,国力锐减,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分水岭。
正是江南好风景,落花时节又逢君。
安史之乱暴发时,杜甫为躲避战乱,辗转入川。这里的江南,并非指现在的江南地区,而是湖南长沙。杜甫再见李龟年时,便写下了“正是江南好风景…”,老实说,小学学习背诵的诗句,若不了解唐朝的历史背景,是无法理解杜甫诗句深意的。
杜甫,现实主义诗人,也会用好词好句好景来写相逢,昔日宫庭王府出入的李龟年,也沦落民间演唱了。这是最深沉的含蓄。
蒋捷是宋末词人,他的《一剪梅》“一片春愁待酒浇。江上舟摇。楼上帘招。秋娘渡与泰娘桥。风又飘飘。雨又萧萧。何日归家洗客袍。银字笙调。心字香烧。流光容易把人抛。红了樱桃。绿了芭蕉。”如若一边练字,一边想象把玩笙箫的情景,心情会好起来。
宋朝繁荣昌盛,只要读一读辛弃疾的《青玉案●元夕》“……宝马雕车香满路。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……众里寻他千百度。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”车水马龙的景象,街上的繁华,简直是民之所望。
但是,宋朝是轻武重文的朝代,故宋朝在战争中,几乎都是以赔钱来换取和平的。岳飞《满江红》写得特别明白,”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。”宋朝和元朝决定胜败的最后战役是崖山海战,崖山即广东江门市,宋朝军队被蒙古军队追杀至此,前无去路,后有追兵的景况下,宋军未做到至之死地而后生,蒙古以两万兵力,战胜了宋朝最忠心耿耿的十万军队,结果陆秀夫背着少主投海殉国,十万官兵同样跟着跳海殉国……
蒋捷宋末中举,没当几年官,宋朝灭亡。蒋捷拒绝为元朝做官,以此为志。后流离失所,至老了在僧庐写下《虞美人.听雨》“少年听雨歌楼上。红烛昏罗帐。壮年听雨客舟中。江阔云低、断雁叫西风。而今听雨僧庐下。鬓已星星也。悲欢离合总无情。一任阶前、点滴到天明。”
少年,中年,至老的不同,中间含了多少过程,真是说与人人道,千言万语,惟欠珍重两字。


